综研国策(30) | 一带一路区域之北欧: 新琥珀之路

时间:2017-06-15 14:51

121148



【综研微语】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凭借多年在经济特区以及工业园区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的研究经验,已为埃塞俄比亚、刚果共和国、毛里求斯、肯尼亚、印度、斯里兰卡、白俄罗斯、密克罗尼西亚等国家特殊经济区的立法、规划、建设提供咨询,输出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经验,同时积极推动中国企业从海外园区工程建设,向投、建、管、运全链条服务转型。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的工作,即为“一带一路”项目在海外切实落地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也是中国研究咨询业“走出去”、输出中国软实力的良好实践,得到了东道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评价。



文\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博士后工作站  张国平


 

□ 欧洲的新“琥珀之路”,更多是表明中国与北欧国家双方在未来合作中的广阔前景和紧密联系。


 

□ 在新技术和基建投资引导下,北欧北极地区蓬勃发展;其立体交通格局的显现,更将让世界获得更有效的运输体系。


 

□ 差异性产业互补的潜力,在一带一路的的大框架下,将拓展与深化中国与北欧北极地区的经贸合作,共享优势。




 

“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地理指向主要是贯穿亚欧非大陆,重点联结亚洲和欧洲。从中欧经济合作的地理版图看,最东端是连接中欧大陆桥的中国东陇海线的起点连云港,最西端是北欧的波罗的海和南欧的地中海。


 

“琥珀之路”是一条重要的古贸易之路,维系着北欧波罗的海国家与南欧中欧国家的贸易与交流;作为历史概念已不复存在,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访问欧洲期间提到的‘琥珀之路’,更多则是表明中国与北欧国家双方在未来合作中的广阔前景和紧密联系。


 

01/ 新琥珀之路:合作前景广阔


 

由于欧洲北海地区自古盛产琥珀,琥珀作为名贵装饰品在欧洲大陆非常受欢迎,早期商人就从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区将琥珀带到中欧和南欧的地中海等地区,“琥珀之路”连结了欧洲多个重要城市,维持了多个世纪。现今它对于北欧人的意义并不亚于“丝绸之路”之于中国人。


 

1、积极的合作动力

虽然迄今为止大部分北欧国家还不是“一带一路”的直接参与者,但也都已经是“一带一路”相关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始成员国。在与中国合作方面,冰岛、丹麦和芬兰等国一直也非常积极,其中冰岛更是早在2012年4月就通过谈判达成双边合作框架协议。芬兰将于2019-2021年担任北极理事会主席国,它有着雄心勃勃的计划:通过北极走廊铁路项目将北极与欧洲大陆连接起来。这意味着北欧北极地区有很大的增长机会;尤其北极地区,位于世界上最大经济体之间,可以往南到欧洲,往西到北美,往东到亚洲,寻求合作伙伴来建设基础设施。


 

2、长久良好的合作关系

中国与北欧经贸合作的阻力和干扰相对较小。以丹麦为例,中丹友谊源远流长。丹麦是最早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并且是唯一与中国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北欧国家。自2008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方高层互访更加频繁,政治互信逐步加强,经贸往来不断深化。近年来,丹方支持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反对欧盟对华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率先在北欧地区申请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今年双方还将庆祝建交65周年,这些都为今后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进一步提升经贸合作水平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3、“琥珀之路”和“丝绸之路”的交汇点

另外需要提的是中欧的波兰,作为“琥珀之路”和“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借助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互联互通理念,也将扩大其在一带一路中的建设作用。近年来,中波合作早已超越双边范畴。波兰是中东欧地区较早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国家,被习近平称为“中东欧地区领头羊”。波兰作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最大贸易伙伴,获得的中国投资并不多,双方投资合作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02/ 新技术和基建投资引导:北欧北极地区蓬勃发展


 

1、基建需求潜力巨大

北欧北极资源丰富,但人口相对稀少。北冰洋迄今是世界上最小和最狭窄的大洋之一,连接着亚洲、欧洲和北美。北半球约有90%的国际贸易发生在这三大洲。北极地区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因此通过利用北极运输,世界将获得更有效的运输系统,当地人将受益于经济机会的大幅增长。


 

2、冰岛蓬勃发展

冰岛,这个大西洋北极岛国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之一。2016年GDP增长7.2%,特别是得益于游客的大量涌入。而且在未来十年,冰岛基础设施进一步建设所需的资本超过50亿美元;对于整个北极,这个数字更要高得多。古根海姆伙伴公司估计,未来15年,北欧与北极地区只是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就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


 

3、俄罗斯地区增长最快

在北欧北极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俄罗斯增长最快,这在部分程度上归功于中国牵头的“一带一路”倡议。该倡议总额5万亿美元,目的是升级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基础设施。第一个北极“一带一路”项目是坐拥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的一笔投资,在总额为270亿美元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中购得9.9%的股份。在欧亚北极的运输、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方面,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是目前为止北极商业投资中最大的一笔,它也推动了当地基建投资。


 

03/ 北欧立体交通格局初步呈现


 

芬兰响应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近期铁路、海运、民航等部门积极寻求对接,各方联手打造的立体交通格局初步呈现。


 

1、货运班列即将开通

位于芬兰东南部的科沃拉市前不久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签署协议,将开通从中国郑州(或西安)到科沃拉的货运班列。这将为中欧班列版图增添一条分支。如果试运行顺利,预计最快将在今年下半年开通。届时,从郑州(或西安)到科沃拉只要10天到12天时间。


 

2、波罗的海的海运货轮

向欧洲的铁运货物抵达科沃拉后,可以通过船运送到波罗的海沿岸港口。中远海运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制定海外发展规划,正在波罗的海沿岸探索中欧铁海联运的商机。北欧是世界重要的纸浆生产地,2016年芬兰纸浆生产商与中远海运签署了5年半的海运合同;中远海运为还此设计建造了具备世界领先水平的杂货轮,定期北上停靠芬兰,满载纸浆而归。


 

3、“空中丝路”拓展也在加快

芬兰航空公司目前运行6条直飞中国的航线,并一直在寻求增开航线的可能性。2017年4月下旬,中芬有关部门举行会谈,就增加通航点、扩大运力额度、取消对空运企业数量限制等达成一致,并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会谈结果使开通北京直飞罗瓦涅米的航线成为可能。作为“圣诞老人的故乡”,罗瓦涅米受到世界各地游客青睐。有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从赫尔辛基转机前往这一地区的中国游客数量同比大幅增加。


 

04/ “一带一路”框架下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夫取天下与守天下,无机不能”。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更高阶段,在“一带一路”大框架下深化与拓展中国与北欧北极地区的经贸合作,有利于双方把握机遇,共享优势。 


 

1、产业互补的潜力

北欧国家的海运业、农业、造纸业、海洋渔业等传统优势产业每年创造大规模的对华服务与商品出口,在赢得了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在吸引中国资本投向北欧。在堪称“风投天堂”的北欧,“药谷”是丹麦的风投重地,生命科学产业吸引的风投占该国整体风险投资的一半以上,中丹在生物技术研发与投资合作方面还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尚待发掘;北欧国家在绿色能源、高端精密仪器、环保、医疗保健、创意设计等新兴优势领域,与中国的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形成契合与互补,双方合作前景广阔。


 

2、庞大富庶的市场优势

富庶的北欧市场,背后连接着更为庞大开放的欧盟市场和丰富资源的北极地区。据统计,仅在北欧国家就有超过2500万人均GDP超过3.2万欧元的高度富裕的潜在客户。在中国,不论是近14亿人口的消费需求,还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绿色化”所引领的产业需求,都在加快释放潜能。更重要的是,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的中国与其贸易伙伴之间的经贸网络,还涵盖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这对于中国与北欧双方,不论是实力雄厚的大型跨国公司还是广大中小企业而言,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3、中小企业的机遇

当前,中小企业是北欧发达国家吸纳社会就业和推动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其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但在开拓海外市场时苦于缺乏资金和市场,而中国的资本与市场,正好能满足其要求。如何引领两地更多的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地进入“一带一路”平台并从中受益,是新时期面临的重要课题。 


 

4、海陆空物流体系的联通

充分利用瑞典、挪威、丹麦等国在海运和物流领域的优势与潜力,在“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开发、船舶制造、能源运送管道铺设、海陆空物流网络建设等方面,探讨新合作项目、探索新合作方式,助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联通。


 

05/ 深化合作:“一带一路”建设的新起点


 

“风物长宜放眼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着眼于国际经贸合作大格局,着力于中国与北欧北极地区的经贸合作的关键领域,运筹帷幄,蓄势而发,让北欧北极地区,在“一带一路”经贸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高层加强政策沟通,推进更全方位的贸易畅通

加强中国与北欧国家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一带一路”战略合作等领域达成合作新共识。


 

还要推动新兴产业合作,继续挖掘贸易新增长点。包括在北欧具有优势的海运、海事与渔业,环保与绿色能源,生物科技与制药,旅游,农业与食品安全,研发、设计与创意产业,养老护理与医疗保健等,以及中国具有优势的高铁、基础设施、电信等领域,不断创新合作方式、扩大合作规模、提升合作水平。


 

2、多途径推动民心相通

比如利用新近成立的中国文化中心、中丹学院,孔子学院等人文交流平台,加强文化、科技、教育、旅游等多种途径的人员往来,促进中国与北欧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增加双方对彼此的正确认知,通过民心的相互融合带动双方关系的健康发展。 


 

3、为中小企业探索多渠道资金融通

与丹麦、瑞典、芬兰等亚投行北欧成员一道,共同推进亚投行发展,探索扩大丝路基金。充分利用丹麦和北欧在生物制药、环保科技领域吸收和利用风险投资的优势地位,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和环保科技、生物制药企业在北欧国家发行债券、试水风投等,并鼓励在北欧国家使用所筹资金,在海外积累资金、技术和市场。充分发挥丝路基金作用,探讨与北欧养老基金合作,引导商业性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探索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为两国中小企业合作提供资金融通、市场信息共享等便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