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伦盖蒂法则”和被动中求变“调节”

作者:叶小文

时间:2020-04-20 15:17

8960

针对全球新冠肺炎流行,各国奋起抗疫和病毒疫情可能带来改变世界的影响,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在“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上,请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任“群主”,建群组织了一个线上的“防控疫情读书会”,推荐阅读《病毒来袭》(Nathan Wolfe)、《逼近的瘟疫》(Laurie Garrett)、《生命的法则》(Sean B. Carroll)、《人类终极问题》(袁越)四本书。该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作为读书会一员,在线上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以及与书友的切磋讨论,一个多月来连续作了数篇思考性发言。下线后意犹未尽,遂将自己的发言整理成十三篇读书笔记。笔记总标题原为:《防止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颠覆性风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读书笔记》。征得本人同意,本公众号将这十三篇2.5万余字的读书笔记,摘录汇总,分数次推出,以推动大家的积极思考。

《生命的法则》一书,以“稳态”理念为核心,以塞伦盖蒂“六大法则”为基础,以遵从生命法则的“八条宝贵经验”和应对挑战的“三大原则”为支撑,构成了一个完整体系。被学者誉为大自然的“天算”,顶尖科学家的上乘之作。

顶尖论断,是“稳态”;上乘之作,是“调节”。所谓“生命的法则”,就是“生命系统通过调节手段使自身内部环境保持稳态的规律”。关于维持生命稳态的调节,作者概括为正向调节、负向调节、双重负向调节、负反馈调节,不知然否?这种种“调节”,置之于塞伦盖蒂草原的生命系统,就是塞伦盖蒂“六大法则”;置之于当下的战疫实践,就是以快制快,断然封城,菩萨心肠,霹雳手段;置之于应对“颠覆性风险”,就是在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不断调节,在自身内部环境与外部的互动中不断适应。

“调节”,需要科学的支撑。这个科学,乃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是经验实证与辩证综合的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需要观察和认识世界并得出规律性结论,但是,它们的出发点和归宿却不相同。在指向上,自然科学研究指向自然界;社会科学研究指向人及人类社会。在方法上,自然科学更多的是解释(Explanation)世界——把自己变成思维机制看世界,通过归纳演绎,建立模型和体系,思考和呈现事件之间的关系,寻求超越当时当地的规则。社会科学则更多是诠释(Interpretation)世界——从我出发理解世界,基于自己探求意义并提出改造世界的方案。

“调节”,需要哲学的思维。例如,毛泽东《矛盾论》中说,“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所以我们要特别关注和防范“颠覆性风险”。又如,“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方面,因为一定的条件而各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了去,向着它的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化了去。”塞伦盖蒂法则无不也在验证此说。再如,“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善于“调节”的关键其实就在于此。哲学之说甚远,其用实近。各种病毒思之极恐,想来想去要想哲学。

“调节”,需要“群学肄言”。既群言群策,集众人之智以攻坚:又立足实践和专业献计献策,借它山之石也攻玉。

《生命的法则》一书的“着精神”处,在结语部分“遵从生命的法则,共建美好家园”。看看今天新冠世界大流行的现状,这段话真是金句:“虽然人类是生态系统中超主导性的存在,但是,如果不遵从自然法则并继续破坏生态环境,人类最终成为最大的输家。现在,能够约束我们的就只剩下我们人类自己了。”结合当今世界抗疫、战疫的现实,这段话又是金句:“类似这种消灭疾病的工作,我们甚至没有必要讨论理论存在的瑕疵及技术实现的困难,因为非技术性的社会因素将成为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巨大障碍,并最终阻断由理想走向现实的道路”。而书中从消灭天花的实践(人类首次战胜大流行疾病的成功实践)中总结的“八条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全球化合作”,是“成功结盟”,今天展开看,这次疫情在各国都引起人们对人类、动物、生物多样性和大自然的和谐共存的必要性,疫情后各国与国际层面将会有不同形式的调查研究,吸取教训,包括重组卫生健康战略与未来工作。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署和国际动物组织多年来在合作推动One Healt,但成效甚微。说起 One World, One Health,希望在此,只能如此。但国际合作,却受阻于“非技术性的社会因素”这一“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巨大障碍”,总是Many World, Many Health,失望在此,往往如此。怎么办?《生命的法则》总结的人类战胜天花的宝贵经验是,可以“国际化目标,区域化管理”,可以相信“个人选择关系重大”,可以看到“面临重大挑战时,我们没有必要等待全球化行动的号角吹响再行动”,“如果选择坐等全球化统一行动,天花的消灭将推迟多年,甚至不能实现”。而彻底阻断一种病毒感染的最终途径,要靠疫苗实现人类普遍免疫。但人人注射疫苗,似乎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怎么办?可以去精准地找到、区分、确定出现疫情和有潜在疫情可能的人群,进行免疫接种,“将病毒传播道路上的所有‘燃料’都变成‘阻燃物’”。这种“免疫包围”的策略和实践,用有限的资源使疫情的爆发得到有效控制,为最终彻底战胜天花铺平了道路。

此招看似简单,实乃“调节”之高招。

接着谈“调节”。要补短板,强机制,善分析。

第一、补短板。我们历史上各个国家都一次又一次的因为战争导致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灭亡,所以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有一支军队,还有一个共识,就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虽然用不到,但仍然要养这支兵。如果我们已经判断未来公共卫生事件是我们民族复兴进程中颠覆性的考验,甚至概率比打仗还要高一些,那么就值得研究,值得花功夫去认真对待。养兵为备战,骄惰兵必败。现在痛定思痛,我们的传染病监控网路体系,应急预案的响应与标准作业程序在实际中执行的效果如何?在疫情的压力测试下能承受多大内部控制失效的可能性?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掉进同一条河中。中国俗话说,事不过三!习总书记指出,“这次应对疫情中,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明显短板”。短板就要尽快补齐。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第二、强机制。系统是有层次性的,系统调节必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公共卫生安全可能上升为颠覆性风险,要调集精兵强将,及早排兵布阵;还要建立善于不断调节,实现动态平衡的系统机制。横向看,我们的事业包括方方面面;纵向看,世界面临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太多的风险要防范,太多的工作要加强。行行都很重要,短板都要补齐。例如,从机构设置角度,补短板是强机构还是强机制?显然,补短板不能只靠强机构,关键在于强机制。系统的本质属性包括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整个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重视什么就把什么独立出来的管理体系,会变成一种画地为牢的局面而独木难支。社会整体系统中的每一子系统作为有机组成部分,都要“守土有责,各负其责”,都要善于调节,保持“稳态”。

第三、善分析。守土有责,保持维态,要建立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一切运动形式的每一个实在的非臆造的发展过程内,都是不同质的。……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矛盾论》)例如,我曾担任过宗教方面领导工作,都说“宗教无小事”,矛盾多。关于宗教方面的矛盾调节,在总结诸多案例的基础上,我做过以下分析。

一是累积性。宗教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往往量大面广,往往是各种情绪、意见的累积,各种小摩擦、小纠纷的累积。量的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的飞跃。

二是突发性。偶然的小事,星点的火花,或因互不相让迅速升级,或因官僚主义处置不当激化矛盾,或因意见不统一,当报不报,当断不断而贻误时机,很快由小事变成大事,由大事酿成乱子。事件的起因是偶然的,闹起来却有必然性,必然性总是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的。

三是扩展性。宗教方面的矛盾,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其特殊的凝聚力、号召力,借当年李维汉同志的分析,即有“神圣的旗帜与被黑暗势力所利用”的二重性。一旦有事,宗教信仰中的“神圣旗帜”效应会蔓延开来,煽动一种抗争的激情或盲目的热情;别有用心者趁机利用也在所难免。且群众情绪往往比较敏感,传播快速。信息社会中的大众传播手段,更有助于加速这一扩展进程。

四是变异性。或因矛盾性质转化,是非问题转化为敌我问题。或因矛盾激化,非对抗性激化为对抗性。

五是沉淀性。事情闹大了,靠说服教育的手段已难以奏效,不得不动用行政手段。结果表面上矛盾处理了,缓解了,其实沉淀到更深层次的民族心理或宗教心理中去了,成为潜意识的隔阂,同时也就累积起来,为今后的再度爆发或以其它形式爆发悄悄地作准备。

以上五性,构成“累积—突发—扩展—变异—沉淀—再累积”的循环。矛盾调节就是要具体到每个环节中去,中断这个非良性循环。这与前述的“将病毒传播道路上的所有‘燃料’都变成‘阻燃物’”的“免疫包围”策略和实践,其实相通。处理宗教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宜解不宜结,宜疏不宜阻,宜散不宜聚。针对累积性、沉淀性,要在没有出事的时候防患于未然,注意加强对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的宣传,定期检查政策执行情况,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把工作抓前、抓早、抓准、抓紧、抓实、抓细。

结合自己曾经的专业、实践和读书,谈点浅见。拉拉杂杂,或许能多少为继续思考和研究“防止颠覆性风险”这样极为重大、深刻的“世纪之问”,抛砖引玉。

读书笔记写到这里,正值4月8日——“世界卫生日”。不禁感叹:世界卫生日,世界不卫生。“天道”正当日,向死而后生。

(...待续)

之一:“李约瑟之问”和“颠覆性风险”

之二:“塞伦盖蒂法则”和被动中求变“调节”

之三:“修昔底徳陷阱”与搞活“暖实力”

之四:警惕新冷战格局和擦掌“太极拳”

之五:“上帝之死”和“新人文主义”

推荐阅读

  • 综研视点

    叶小文: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优” 2023-11-10 14:56
  • 综研视点

    叶小文: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2023-10-21 15:43
  • 综研视点

    叶小文:中国式现代化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2023-06-06 17:44
  • 会议讲座

    叶小文:​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2023-05-31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