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北部都会区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作者:谢来风 刘雪菲

时间:2022-11-21 15:37

13649

编者按:作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的研究基地和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从政治高度和国家战略需要出发,积极组织研究人员开展系列学习、座谈会,本号将陆续刊发我院研究人员有关学习和解读文章。

QQ截图20221206154802.png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2022年10月19日,香港《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发布,专节论述《发展北部都会区 启动新引擎》,作为不断提升发展动能、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举措。发展创新科技产业是北部都会区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关键支撑。本文核心观点是,应大力支持北部都会区融入大湾区科创走廊,在大湾区框架下为香港创新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区域协同空间。

一、北部都会区要填补“科技空间空白”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美国康奈尔大学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2022年9月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II)2022》报告显示,在科技集群TOP100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以下称“深港穗”科技集群)连续蝉联全球第二。《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提出,北部都会区以“国际创科新城”为主题,超越地理界线的限制,与广东省、大湾区和深圳市产生协同效应。这意味着,北部都会区的发展势必会在大湾区融合发展背景下进行,不仅需要香港自身投入大量资源,还需强化香港与内地科技创新体系联通;同时,北部都会区未来亦是“深港穗”科技集群的重要空间承载,亟需填补当前“科技空间空白”、提升“科技密度”。香港与内地共同推进北部都会区建设,有利于促进两地科技要素资源优势互补,促进香港与内地科创体系相联通。以香港、深圳、广州、澳门为核心,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推动规划、政策以及项目的协同对接,逐渐形成科创产业链廊道。

二、国内外科创走廊发展经验做法

(一)美国波士顿128号公路创新走廊

波士顿128号公路被冠以“美国的技术公路”美誉。它是1951年修建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的半环形公路,距离波士顿市区16公里,公路沿途呈线性布局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在内的高等院校、技术型企业和科研机构。高校和科研载体吸引了大量高水平的科学家、工程师和高级技术人员,创新要素实现早期集聚。128号公路毗邻美国最大的金融中心纽约,成熟的风险投资助推高校成果和技术落地转化。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128公路产业同步更新转型,目前在航空航天、精准医疗、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取得不俗进展,成为世界著名的创新中心。

1.政产学研深度合作。学界、企业和联邦政府构成该地区创新发展的铁三角,助力该地区成为“美国的技术公路”。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代表的院校工程类学科学术起点高、发展迅速并积极与企业合作。设立如“MIT工业联络计划”——链接近2000家企业。联邦政府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在风险投资税收抵免、鼓励科技研发、保护性政府采购及补助等方面推出政策,引导学界、产业界和风险投资的高度融合和协同创新。

2.高度重视成果应用和产业转化。以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为例,MIT高度重视应用科学,鼓励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商业化。大型制药公司相继落地(包括阿斯利康、赛默飞、诺华、辉瑞等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这种理念进一步加速区域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重塑,促进区域创新联动发展。而政府在2008年通过《马萨诸塞州生命科学法案》,并将其作为支持科研发展的主导政策。

(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

2020年,科技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印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以下称“《G60方案》”)。G60科创走廊空间范围包含G60国家高速公路沪苏湖、商合杭高速铁路沿线的上海市松江区,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在内的9个市(区),总面积7.62万平方公里(如下图所示)。G60最新的角色定位为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先进走廊,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先试走廊,产城融合发展的先行走廊。《G60方案》有以下亮点:

QQ截图20221206154842.png

图1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总体空间布局规划图

1.沿交通要道布局科技设施。长三角科创走廊沿“G60”高速交通干线布局先进制造业产业带,突破行政区划和地缘经济的制约,打造区域产融对接的行动指南。规划布局“一廊九区”,以交通设施“硬联通”带动科技创新“软联通”,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要素流动的活力。

2.注重科创与战略产业集群融合。G60着重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和合作示范园区作,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立“1+7+N”产业联盟体系。以共建产业联盟、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为抓手,实现各地优势产业相对集聚、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合作和协同发展。

3.以政策融通推动科创融通。G60科创走廊进通过“设立专项科技创新奖”、“科技创新券”政策、“跨区域科技成果转移化政策”、加强产业协同和信息共享、“落实互认互通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系列政策推动原始创新、科技转化、技术产业化,加速创新要素跨地区流动,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链深度合作,推动G60区域科技资源一体化共享利用。

三、推动北部都会区深度融入大湾区科创走廊

一是推动“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与大湾区科技规划衔接。北部都会区作为重点承载和发展创新科技产业的区域,需要融入大湾区科技发展框架,以港深科技一体化融合发展为核心,构建完整的科创生态系统。特别地,香港应与深圳加强科技规划衔接,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加强战略规划和科学统筹,推动科创资源一体化,突出区域联动和协同创新,助力打造大湾区科创走廊。

二是重视发展先进制造业,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行政长官2022施政报告》明确提出北部都会区要发展先进制造和引进智能生产线,这是香港做实产业基础的重要举措。未来,大湾区科创走廊与也将与广东省“10+10”战略产业集群、深圳“20+8”产业集群等深度结合。因此,一方面,香港应瞄准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一方面,大湾区内地城市应积极支持香港推进“再工业化”,助力香港制造业利用创新科技升级转型。比如,支持内地企业赴香港新田科技城及周边规划产业承载区,建设无人工厂、黑灯工厂等新型智能化工厂,使产业化成果既能在内地落地,也能在香港落地,助力香港“再工业化”和“南金融、北科创”建设。

三是推动北部都会区交通设施融入大湾区交通网络。支持香港加快落实《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中提出的跨境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构建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以交通设施特别是轨道交通“硬联通”带动科技创新资源“软联通”。同时,粤港两地共同聚焦优化、增强及添加口岸交通基建,提升口岸智能化通关水平,打造无缝、便捷、多元的跨境交通网络,促进各类创新要素高效有序流动。

推荐阅读

  • 综研观察

    香港发展创新科技和新型工业化的新机遇 2024-04-03 16:02
  • 综研观察

    横琴封关将催生更多新业态 2024-01-14 15:43
  • 综研观察

    前海:以三个“一体化”引领深港深度融合发展 2024-01-10 15:05
  • 综研观察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穗港赛马产业合作的制度创新研究 2023-12-07 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