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及伦敦科技行业快速增长给深圳的启示

作者:郑天骋

时间:2024-04-19 16:40

2931

QQ截图20240426165106.jpg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位列今年政府十大工作的第一位。作为中国工业增加值及工业总产值均排名第一的城市,深圳在“20+8”中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已经深入布局。对标纽约及伦敦发展情况,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深圳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建成全球标杆城市的关键一步。

一、全球城市纽约、伦敦已在科技产业发展上一路“狂飙”

“全球城市”是现今在全球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国际大都市,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最高形态,代表着城市在全球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影响力。纽约和伦敦作为世界公认的“全球城市”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

一是纽约、伦敦的科技行业增幅远超其他行业。从2010年以来到2022年,纽约的科技行业产值大幅增长了142%,比纽约的支柱产业金融和保险业(8.4%)快了17倍,比其余重要行业如广告业(29.7%)快了5倍,比医疗保健业(46.1%)快3倍。从纽约科技行业就业看,从2010年到2022年,纽约市科技行业新增了11.4万个工作岗位,占同期该市全部就业增长的17%。据《2021年纽约市重要行业》报告数据,2021年纽约科技行业工作者人数已超40万人,已经成为纽约第一大行业。且科技行业在纽约保持持续增长态势,自2021年至2023年,纽约市科技行业占了该市全部私营部门就业增长的24%。2022年,英国科技行业的总市值达到了1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全球第三大科技市场。伦敦的科技生态系统辐射了300万人员工,遍布英国各地。

表1:2021年纽约各行业就业人数及平均年薪排行

QQ截图20240426165140.jpg

//来源:《2021年纽约市重要行业》报告

二是纽约、伦敦五年间科技类独角兽企业数量大幅“飙升”。据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数据,纽约的独角兽企业从疫情前2019年的25家,跃升至2020年的85家再跃升至2021年的120家,2022年的126家及2023年的133家,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硅谷。2019年,伦敦的独角兽企业为深圳的一半,仅9家。2023年伦敦独角兽创新高,达到46家反超了深圳12家,5年增长超5倍。

QQ截图20240426165154.jpg

图1: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前三城对比纽约和伦敦独角兽企业数量

来源:胡润研究院《2024全球独角兽榜》、《2023全球独角兽榜》、《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2021全球独角兽榜》、《苏州高新区•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注:2021年取年中排行榜数据。

此外,纽约在科技金融方面位居全球领先地位。2021年美国加密货币公司所有风险投资资金中,流向纽约市的公司所占的比例,总投资额达到65亿美元,占比达46%。据创业者资讯网站failory数据,2024年纽约有超70%的独角兽企业与科技相关,且市值最高的10家企业如OpenSea、Digital Currency Group、Chainalysis、Ramp和Fireblocks等均为科技类公司。包含区块链、数字货币、金融软件安全、数字资产交易托管和数字健康等[1]。据创业者资讯网站failory数据,2024年伦敦有超过60%独角兽企业为科技企业,其中市值排名前7位的均为科技公司,其中6家是科技金融行业,包含区块链、数字支付、移动支付、数字资产平台、金融大数据和云中立数据中心等[2]。

二、纽约、伦敦已在科技行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苏州高新区•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曾经提到“北京是全球独角兽之都,有93家,远远超过旧金山的68家,上海以47家排名第三。独角兽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9个在中国或美国,伦敦是唯一的例外。排名前12的城市中有6个在中国,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独角兽数量都比伦敦多”。然而随着近年来纽约、伦敦等全球城市深入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科技行业迅猛发展,独角兽企业数量发生逆转。

究其原因,一是纽约和伦敦从主要集聚金融人才发展至同时集聚金融及科技人才。2009年,纽约发布《多元化城市: 纽约经济多样化项目》,2015年发布的新十年发展规划《一个新的纽约市: 2014-2025》中,均明确了“全球创新之都”( Global Capital of Innovation) 的城市发展定位。在《纽约2050 总规》中则将纽约形容为科创中心(center of tech innovation)。美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代表企业如谷歌、Facebook、eBay、Twitter、微软等在2011年前后纷纷在纽约开设大规模的研发中心,目前,纽约市科技工作人员已超40万,成为市内最大行业。伦敦于2010 年着手实施“迷你硅谷”计划至今,正在成为世界一流创新中心。在伦敦及周边辐射区域,聚集了约48.4万软件开发人员,强大的高校教育及金融环境,助力伦敦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一路“狂飙”

二是纽约和伦敦已建成了全球科技信息中心,具有卓越的投融资能力。目前,纽约拥有全球第二大创业生态系统,仅次于硅谷。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有大约10000家活跃初创企业。伦敦科技周发布的报告则显示,2022年,伦敦有价值达1427亿美元的科技创业生态系统。拥有约1400家风险投资公司,显著高于欧洲其他城市。以伦敦独角兽大幅增加的2021年为例,在2021年前七个月,伦敦的科技初创公司在风险投资中获得了高达133亿美元的投资。报告还显示,伦敦是世界上获得融资最佳的城市之一,投资生态系统的质量和活动(指当地投资者的数量、投资者经验及其活动水平)也非常高。与其他国际科技中心相比,伦敦的初创公司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在伦敦初创公司平均种子轮融资额为65.3万美元,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49.4万美元。现时,持续有各类全球投资公司布局金融中心纽约和伦敦,为当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提供充足的资金。2022年,快速增长的英国科技公司继续以接近历史最高水平(240 亿英镑)筹集资金,超过法国(118 亿英镑)和德国(91 亿英镑)的总和。这使得过去五年筹集的资金总额接近 1000 亿英镑(970 亿英镑)。

三是纽约和伦敦雄厚的金融基础助力金融+科技类产业蓬勃发展。根据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第35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5),纽约和伦敦不仅在金融方面优势明显,常年位居榜单前二名,在金融科技指数上同样持续领跑全球。

三、借鉴纽约和伦敦的经验思考深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之路

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肩负着探索现代化发展路径、引领改革开放的重要使命。其中,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推动深圳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对深圳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提升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一)从新质生产力视角看深圳建成全球标杆城市的路径

一是加大全球市场“含深度”。深圳通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推动更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走向世界,增强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擦亮“深圳制造”金字招牌。过往,深圳诞生并且扶持了诸多跨国高科技企业,现今,亟需更全面的对标纽约和伦敦等全球城市,培育出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从而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进一步增强国际影响力。

二是巩固深圳的“科技标杆”。思考纽约和伦敦在过去10年做对了什么?需坚定不移地举全市之力发展科技行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深圳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地位。吸引更多的国际创新资源向深圳聚集,通过技术合作、成果转化等方式,推动大湾区、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搭建深港境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三是给出迈向全球城市的“深圳方案”。深圳坚持“工业立市”,拒绝“产业空心化”,然而深圳转型的挑战依然严峻。与纽约和伦敦这样的成熟金融中心不同,深圳的工业基础雄厚,二产占比高,这为其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和更多的挑战,科技升级的路径势必有别与纽约和伦敦。然而“工业立市”并不等于懈怠服务业乃至金融业的发展,学习纽约伦敦成功经验,深圳需要在保持制造业优势的同时,加速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攀升、同时加快金融和其他三产业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这不仅要求深圳在金融和科技等多领域进行“弯道超车”,还要求其在人才吸引、信息流通和科技融资等方面对标纽约和伦敦建立优势。因此,在产业向更高附加值艰难攀升的过程中,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深圳将自身制造业向高新科技产业升级的绝佳方案。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深圳吃透内生性产业升级所带来的所有好处,同时补足自身三产较弱的短板。这一方案不仅适用于深圳,也可为其他制造业高占比的中国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二)从新质生产力视角看深圳建成全球标杆城市仍需补齐的短板

纽约和伦敦的经验表明,现时的全球城市已经不单是拥有全球顶尖的生产者服务业,同样也拥有领跑全球的科技产业,在科技人才、科技信息流通性和科技产业融资方面均有强劲竞争力。与纽约和伦敦相比,深圳在科技人才、科技信息流通性和科技产业融资方面均有待提升。

一是需要加大科技人才培养与吸引力度。建立国际化的科研教育环境:坚持与世界级大学合作,引进高质量的科技教育资源,提供国际化的课程和研究项目。优化人才引进政策: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工作条件、税收优惠和生活配套,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

二是需要快速提升科技信息的流通性。加强国际合作:持续与全球科技中心建立合作关系,促进科技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发展国际化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打造具有高度国际视野的集研发、孵化、加速器等于一体的科技园区,形成创新聚集效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简化企业注册和运营流程,降低创业门槛。对重点领域提供更多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普及政策惠力度,鼓励创新和创业。

三是科技产业融资渠道拓展。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从金融口去支持科技企业成长。建立风险投资生态:吸引和培育风险投资机构,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管理经验。提供更多融资渠道,支持民营企业成长。鼓励银行和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定制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等,建设对民营经济友好之城。

[1] 来源:The 112 Unicorns Founded in New York (2024) (failory.com)

[2] 来源:The 39 Unicorns Founded in London (2024) (failory.com)

推荐阅读

  • 综研观察

    屋漏偏逢连夜雨,伊朗抗疫路道阻且长 2020-03-05 16:07
  • 区域经济与粤港澳大湾区

    东莞滨海湾新区对接中国(广东)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研究 2019-11-15 16:04

    本项目对中国(广东)自贸试验区和东莞滨海湾新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指出东莞滨海湾新区的优势和不足,从产业对接、空间对接、设施对接、制度对接等维度进行建议,为东莞滨海湾新区争建中国(广东)自贸试验区特色发展片区或拓展区提供决策参考。

    阅读全文
  • 综研国策

    (43) | 一带一路区域之西语国家:对接横跨五大洲五亿人口的大市场 2018-03-12 11:16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凭借多年在经济特区以及工业园区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的研究经验,已为埃塞俄比亚、刚果(布)、毛里求斯、肯尼亚、印度、斯里兰卡、白俄罗斯、密克罗尼西亚等国家特殊经济区的立法、规划、建设提供咨询,输出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经验,同时积极推动中国企业从海外园区工程建设,向投、建、管、运全链条服务转型。

    阅读全文